基本語法

... 2021-03-15
  • Comm
About 2 min

# 基本語法

這邊只針對實驗內容會用到的基本程式語法做簡單介紹,如果想更深入了解,可以自行借閱 MATLAB 相關的書籍研習。

  1. 畫出 sin(t) 函數圖形
% 百分比符號後面代表註解,式子後面不加分號的話,會顯示計算結果
t=0:0.01:10;   % 產生一維矩陣,從 0 開始,間隔為 0.01,到 10 為止
x=sin(t);      % 計算 t 的 sin 函數值(各元素計算),結果仍為一維矩陣
plot(t,x);     % t 為橫坐標,x 為縱坐標,畫圖 t=0:0.01:10;
1
2
3
4

結果如下圖:

  1. 畫出 t*sin(t) 函數圖形
    基本上MATLAB把每個變數視為矩陣,可以計算加減乘除,但都是以矩陣形式做運算,如果希望計算的是矩陣和矩陣內對應元素的加減乘除的話,可以在加減乘除的運算符號前加上一個小數點。
t=0:0.01:10;  % 產生一維矩陣,從 0 開始,間隔為 0.01,到10為止
x=t.*sin(t);  % 以元素方式計算 t 乘上 sin 的函數值
plot(t,x);    % t 為橫坐標,x 為縱坐標,畫圖
1
2
3

結果如下圖:

  1. 畫多個圖形
    將 sin(t) 和 cos(t) 的圖形畫在一起,並加上簡單的樣式:
t=0:0.1:10;
x1=sin(t);
x2=cos(t);
plot(t,x1,'+b',t,x2,'o-r');     % b:藍色,r:紅色,-:連線,+o:點
1
2
3
4

結果如下圖:

  1. 分割畫圖
    畫出 sin(t) 和 cos(2t) 的圖形,sin(t) 在上面,cos(2t) 在下面:
t=0:0.1:10;
x=sin(t);
y=cos(2*t);
subplot(211); plot(t,x);   % 2 列 1 行, 第一個圖
subplot(212); plot(t,y);   % 2 列 1 行, 第二個圖
1
2
3
4
5

結果如下圖:

練習 2

畫出三個圖形,排成上中下,依次為 cos(100πt)\cos(100\pi t), cos(1000πt)\cos(1000\pi t) 以及 cos(100πt)cos(1000πt)\cos(100\pi t)\cos(1000\pi t)
(註:π\pi 可直接用 pi 表示)。

Last update: March 15, 2021 12:56
Contributors: Jia-Yin